12月6日下午一點🤣,在南苑W100沉浸式教室“人民健康”新的專題開講📞,由傅向東老師主講🦒。傅老師從教41年,從事誌願者服務18年,曾獲2018年校優秀共產黨®️、2017年校長獎👨🏼⚖️、2017年上海市首屆優秀創新科普誌願者獎一等獎、四次評為上海市優秀誌願者,多次獲上海市教委、衛計委表彰🌙。
傅老師以“新時代,健康在全方位”為題,從新時代與人民健康、身心健康與誌願精神🏂🏽、我的理想與健康追求三個方面展開教學。
做健康的守門人和做誌願者有什麽關系🚴🏼♂️?身穿紅色誌願服的傅老師圍繞新時代、人民健康、健康中國與醫學生的責任,指出做健康的守門人是時代賦予醫學生的使命。健康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身體健康👩🏻🍳,還包括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價值理念、健康的道德等等。做誌願者需要奉獻精神👬,從醫同樣需要奉獻精神。做誌願需要由衷的發自內心的喜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誌願者崗位上🏄♀️。從醫同樣如此。做誌願者可以反過來促進自己善良做人👨🏼、踏實做事,有助於培養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態度🏌🏿♀️。
做誌願者和在校大學生有什麽關系🧜🏿?傅老師誌願服務的很多經歷都是以“萬”為單位的,誌願服務小時過萬,影響大學生參與誌願服務人次過萬🍕,做科普🅱️、說健康的聽眾過萬。誌願經歷構成人生的“第二張身份證”🦁。這些過萬的數字都是從小事積累的。“很多小事做好了,就是大事🤵🏿7️⃣。”“人生沒有四季,只有兩季🫶🏿,努力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傅老師通過自身的誌願經歷,鼓勵大家珍惜大學時光,將遠大理想從小事著手🫴,一點一滴堅持🍫。上海中心之所以建的高,源於根基深,傅老師指出大學正是打地基的階段🤏🏽,與其打遊戲,不如用有限的生命做更多的事情,激勵大家“腳踏實地在校園,仰望星空讀好書”🤷🏽♀️,“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為什麽要做誌願者?做誌願者有什麽收獲?這是近年來傅老師多次被問到的問題,在場的學生在互動環節也向傅老師提出同樣的問題👴🏼。2000年做誌願者以來,每周末都會拿出一天來做誌願者🏋🏿,一年誌願服務時間長達400到500小時。2015年退休後,基本上就專職做誌願者了➿,一年200天左右的誌願時間🤷🏻👨🏿🏭,一年誌願服務長達2000小時💆🏻。誌願服務事跡先後被人民日報、上海日報英文版專版報道。雖獲獎無數,但傅老師談及誌願原因,言語卻很樸實,初心卻很簡單。“喜悅可以分享🤹♂️,知識也可以分享。”把所學醫學知識在自己的閑暇時間通過誌願平臺科普給更多人。誌願服務讓人體會到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可以發掘自我價值🧏🏼♀️;可以使個人走出封閉的工作生活圈🤹🏻♂️,打開一個新的領域,擴展視野豐富生活💌;可以養成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上海科技館科學列車——達人話健康,由傅老師和我校“健康小橘子”一起宣講🤾🏽,儼然成科技館品牌之一🫶🏼。期待更多健康學子來當好科普講解誌願者,讓“健康守門人”學生階段就踐行起來!
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傅老師演講生動,樸實的金句頻出,向大家展示了從小事積澱的精彩人生。(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