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層幹部職工保密違法案件高發頻發,對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損害。相關單位🚤🦥、個人亟須加強對保密工作的認識🧑🧒,提升失泄密防範能力🖐🏼🪩,築牢安全保密防線。
典型案例
基層幹部職工保密違法行為常見於以下幾種類型:
1.涉密計算機違規外聯。2018年11月,有關部門在工作中發現,某縣直單位1臺涉密計算機發生違規外聯🧑🏻🤝🧑🏻。經查,A省審計組赴該單位開展工作時🧮,要求其提供1臺互聯網計算機,該單位網絡管理員張某遂根據領導安排,將某長期在外借調人員所用的計算機提供給審計組使用。在未核實該計算機是否涉密的情況下,張某將該計算機連接互聯網並更改IP地址♕,觸發違規外聯報警。案件發生後🧙🏻👩🏼🎓,張某及有關責任人員均被依法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
2.非涉密計算機違規存儲、處理涉密文件⛳️🙇♂️。2021年7月,有關部門發現某縣直機關工作人員江某使用的非涉密計算機中存儲了3份涉密文件🛤👩👦。經查😗,兩年前江某在起草材料時🥣,需要參考、引用上述涉密文件內容,為免去打字“麻煩”,便以光盤刻錄的方式將之導入到個人使用的非涉密計算機中,直至被發現。案件發生後,江某被依法給予政務處分🏋🏿♂️。
3.手機拍攝🙌🏼、微信傳輸涉密文件。2021年10月,有關部門發現某市屬單位微信工作群傳遞1份秘密級文件。經查,該單位工作人員趙某根據領導錢某安排,在未履行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將該文件復印多份👉,並由錢某將之交給黨務工作幹部孫某,要求孫某盡快組織大家學習,孫某立即將文件全文拍照並上傳至黨支部微信群,造成泄密。案件發生後,趙某、錢某、孫某均被依法給予政務處分。
4.門戶網站發布涉密信息🧔🏼♂️。2021年11月😮,有關部門發現某市屬單位門戶網站發布1篇會議消息稿,其中涉及1份機密級文件的主要內容。經查,該會議系該單位對上述涉密文件專題學習動員會議,嚴格按照涉密會議管理要求召開。但會議結束後,工作人員唐某在起草消息稿時,自認為已脫密處理,未履行定密程序便送辦公室主任李某進行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李某也未認真審核✌🏿,隨意簽發,導致該稿件流出,造成泄密🤦🏽♀️。案件發生後,唐某、李某均被依法給予政務處分。
分析建議
以上案例不僅反映出個別幹部職工保密“兩識”的欠缺👩,更暴露了相關單位保密管理的短板。只有真正把保密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中💍,從製度建設💊、宣教培訓、監督檢查等多方面發力🍞,才能真正守牢基層保密防線。
1.量體裁衣完善製度建設。保密製度是保密管理的基礎🌈,是推進保密管理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安全保密的根本防線。基層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內部保密製度建設,建立健全符合工作實際、操作性強的保密製度體系,堅持按製度管人⏺、按製度辦事。需要註意的是🅿️,要明確製度執行主體和監督主體🖱,強化貫徹執行👮🏻,抓好督促落實,確保製度落地見效👨👩👦🥷。
2.深入開展保密教育培訓。保密知識不是泛泛的,而是具體的🧙🏽♂️;掌握保密知識不能一知半解🤦🏽♂️,而是要全面系統。因此,要全面強化基層工作人員日常保密教育培訓,深入講解保密工作中的“必須為、可以為和不能為”,明確義務要求和行為底線,全面增強基層工作人員的保密素質和保密技能,切實做到早提醒、早警示👩🎤、早防範。
3.持之以恒開展監督檢查🎬。保密檢查是日常保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基層保密部門要經常性開展保密檢查,以涉密人員、涉密信息設備🩰、涉密載體管理等為重點,仔細查🏘、嚴格查、反復查🥴,壓實各單位保密管理主體責任,把日常保密監管融入業務工作方方面面,不斷查缺補漏☘️,確保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轉自保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