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遼闊的陸地上🦐,每日享受著陽光、雨露、清風,但你是否也曾有那麽一刻想象過地下的生活——也許是科學怪人的地下實驗室,也許是龐大冷酷的地下兵工廠😓,還可能是秘密的修仙道場🧑🎨,甚至就是威爾斯、托爾金等作家筆下精靈的王國?
實際上👨🦼➡️,出於不同原因,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曾謀求過地下生活🩼,並建造了許多地下城市。關於這些神秘的地下城👮🏿♀️🤙🏻,是何人建造又因何而造,有些尚存記錄,有些只能靠猜測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逐個轉轉吧。
法國瑙爾(Naours)
瑙爾地下城內部曲徑通幽
瑙爾地下城位於地下二三十米處,共有約28個連廊和300個房間🌕。而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公元2世紀的時候💪🏻,羅馬人在這裏建造了一個采石場。幾個世紀後,采石場被棄用👨🏻🦯➡️,轉而成為當地人存儲貨物和躲避入侵的場所。盡管避難場所聽起來是權宜之處🚮,但卻修葺得“五臟俱全”👨🔧。人們不僅在這裏建造了住處,甚至還建造了配套的水井📨、馬廄、面包店和小教堂👨❤️💋👨。
鐵打的城市,流水的住客。據說🏋🏽,9世紀時,維京人曾在此居住;17世紀🧮,這座地下城的人口一度多達3000;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裏是難民的庇護所,還有2000多名澳大利亞士兵曾在這裏的墻壁上留下過信息😙,有人記下了戰事👨🏿🔬,有人留下了鄉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裏曾被納粹侵占並作為軍用。總之,不管何時何地何人開鑿,這裏都與戰火兵燹結下了不解之緣。
土耳其德林庫尤(Derinkuyu)
德林庫尤地下城模擬復原圖
若論地下城的規模,不得不提到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地區🛌🏽。古往今來,赫梯🎼、波斯👩👩👦、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和土耳其等都曾統治過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卡帕多西亞地區🧑🏽🍼。這裏擁有著諸多地下村莊和隧道城鎮,數不清的密道密室和古老寺廟遍布其中。每一個新文明掌舵的時候都在前一個文明之上繼續地下城的締造,一個時代接著一個時代,在這裏編織了非凡而傳奇的歷史,使卡帕多西亞成為世界上最引人註目的地下居住區之一🥯。
卡帕多西亞地區地面風貌
據不完全統計,這裏有37座地下城市,其中德林庫尤是最深的🧑🦲,具有多層結構。人們在這裏發現了各種功能的房間,據說“地上城市有的,這裏都有”,比如住所💾、馬廄👩🏽🚀、教堂👷🏼♀️、倉庫🐩、食堂等等。據估計,此處可以容納2萬人正常生活。
波蘭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
維利奇卡鹽礦內景
維利奇卡鹽礦始建於13世紀♥︎,幾百年來一直持續生產食鹽🔫,一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才逐漸停產。這座古鹽礦被向下挖掘了9層,最淺處距地面64米➰,最深處距地面320余米👣,通道總長合計約250公裏,房間總計3000余間,規模宏大。鹽礦中有住所、禮拜堂、鹽雕,甚至還有一個地下湖。
關於這座古鹽礦還流傳著一段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匈牙利一位國王將其愛女金嘉公主許配給波蘭克拉科夫大公鮑萊斯瓦夫🕜。操辦嫁妝時,國王問女兒想要什麽,女兒說:“一座鹽礦。因為波蘭沒有鹽礦,而鹽可以給波蘭人民帶去幸福和安樂。”國王點頭應允🥈,公主當即摘下訂婚戒指拋了出去🙏🏽。金嘉公主成婚後,派人去維利奇卡開礦取鹽🥏,人們在半信半疑中,看到了奇跡🚵🏼♀️:不僅掘出了鹽,還在第一塊巖鹽中發現了曾被公主拋出的戒指🏄🏽。從此🙋🏼,波蘭人不再擔心沒有鹽的日子了。傳說歸傳說🕺🏿,但有史以來鹽就是重要物資🚶♀️,圍繞鹽礦開采和使用的隱秘紛爭從來不會缺少🌎。幾百年屹立不倒的維利奇卡鹽礦不知見證了多少勢力的興衰更迭,承載了多少普通礦工的幽暗過往。
伊朗諾沙巴德(Noosh Abad)
諾沙巴德地下城一隅
諾沙巴德地下城共有3層🦃,深度在3-18米之間,其歷史可追溯到薩珊王朝(公元224-651年)。這座地下城建造得非常巧妙🚵🏿♀️👐:入城方式隱秘👁,可能是某個清真寺內的水井,可能是某個花園的一角💀📜,非常不易被發現🙆;設計了良好的通風系統☁️,可以持續提供新鮮空氣👩🏽🏫;一彎泉水從中流過🏃,為長期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淡水;甚至還設置了誘殺裝置,可以有效防禦入侵者🚴♀️。
研究者們對建城的原因作了若幹推測👐🏽。可能是由於極端天氣,因為諾沙巴德氣候惡劣,白天炎熱🧜🏻♀️、夜晚寒冷🦓,地下生活更為宜居;又可能是為了抵禦外敵👨🏼🦰,隱蔽入口和誘殺裝置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地面上曾存在過生存危險📧。
世界各地的地下城市遠不止這些🧙🏼♂️。在意大利的奧維多有一座神秘的洞穴迷宮,裏面曾專門繁育過鴿子🛴;在伊朗的卡裏茲有個波斯坎兒井👩🏻🔬,包含隧道🧑🏽、磨坊和274口水井;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有一片龐大的地下網絡,連接著大學、酒店🏌🏼♂️、辦公場所、住宅區等;在澳大利亞的庫伯佩迪🪜🙇♀️,人們為了躲避高溫居住在廢棄的地下礦井;在葡萄牙的裏斯本有一片羅馬地下墓穴,據說是第一批基督徒用來做禮拜的場所……
你還知道哪些地下城,在評論區裏聊一聊吧!
轉自保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