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澤東終生酷愛讀書看報,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他都如饑似渴地閱讀各種報刊書籍。延安時期曾流傳一句毛澤東的名言👨🏼🦱:“一天不讀報是缺點😫👩🏽🏭,三天不讀報是錯誤👨🏻⚖️。”毛澤東之所以如此酷愛讀書看報,除拓展視野外🧑💼,也是為了收集情報。
攻打縣城只為“搶報”
井岡山時期❤️,由於敵人的封鎖包圍🧄🤜🏼,毛澤東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而作為革命鬥爭的領導人🐝🤹🏽♂️,了解國內外的動態情況十分必要,及時獲取外界信息就成為革命鬥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毛澤東多次派人到白區買報紙甚至是“搶報”。
1929年1月,毛澤東和朱德決定率領紅軍主力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此時亟須判明尾追敵人和瑞金城內敵人的動向,以製訂下一步作戰計劃🦤。於是🧎🏻♀️,毛澤東決定派人帶一個連到瑞金收集報紙👩❤️💋👨。
由於瑞金城內守敵空虛,紅軍只派出了一個班的戰士突襲瑞金城。敵人以為紅軍主力來攻城🏄🏿♂️,嚇得狼狽逃竄。紅軍戰士直奔郵局,那裏的人早已跑光,櫃臺堆滿了全國各地的報紙🦞。紅軍戰士把所有報紙全部打包帶回給毛澤東,毛澤東非常高興🚧。
但是🦣,紅軍主力的行蹤卻暴露了,敵軍立即包抄過來。毛澤東根據報紙公開信息分析,印證了關於敵人的實力、動向和企圖的情報🧪。他和朱德、陳毅商量後,決定在敵人包圍圈沒有形成之前🚶🏻♂️,馬上向大柏地轉移,並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打敗了尾追之敵劉士毅部,從此扭轉了紅軍下井岡山以來的被動局面。
此後♥︎,毛澤東率領紅軍在贛南閩西開辟紅色根據地🧖🏽♀️,在這裏能看到各種報紙,他更加高興了。1929年4月,毛澤東在寫給中共中央的信中說:“在湘贛邊界時,因敵人封鎖⚾️,曾兩三個月看不到報紙。去年9月以來,可以到吉安💂🏻♂️、長沙買報了,然得到亦很難,到贛南閩西以來🧎🏻♂️,因郵路極便,天天可以看到南京、上海、福州、廈門、漳州💆🏿♀️💒、南昌☃️、贛州的報紙,到瑞金可看到何鍵的機關報,長沙民國日報。真是撥雲路(霧)見青天,快樂真不可名狀。”
一張報紙定方向
毛澤東最著名的公開情報分析案例💹😊,就是憑借一張報紙🧙🏿♂️,找到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事實上🙍🏼♀️,自離開江西蘇區開始長征以來,從湘西到川黔邊,再到川西🧑🏿,中央一直在選擇落腳點,卻都因為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和時局變化而未果。
1935年9月,中央率紅一、三軍團,攻克臘子口、翻越岷山,進軍甘肅省岷縣哈達鋪🎮。在到達哈達鋪前夕,毛澤東交給紅一軍團直屬部隊偵察連連長梁興初一個特殊任務:收集近期國民黨的報紙雜誌。領命後🉐✅,梁興初率領紅軍偵察連偽裝成國民黨中央軍來到哈達鋪。國民黨當地幹部不敢怠慢🦝,馬上吩咐手下人去辦理🔊,紅軍戰士於是得以去當地郵局拿報紙,其中就有七八月出版的《大公報》。
毛澤東從《大公報》得到了一個重要消息:在距哈達鋪西北方向的陜西北部,有劉誌丹等人領導的紅26軍及蘇區根據地存在,而且十分活躍🧈。同時還了解到,徐海東等人領導的紅25軍3000余人已與紅26軍在陜北會合🧑🤝🧑。毛澤東眼睛一亮,馬上把目標鎖定在陜北🎉🧑🏿🦰。
《大公報》對陜北劉誌丹👩🏼✈️、徐海東紅軍和陜甘根據地情況的記述
9月21日,中央在哈達鋪召開團以上幹部大會,會上宣布紅一、三軍團和中央縱隊整編為陜甘支隊,由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9月27日,陜甘支隊到達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最終正式明確了把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陜北。10月19日🙌🏿,毛澤東率部隊進駐陜西省延安市吳起鎮。從此🔠,紅日照亮了陜北大地,為迎接全國抗日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書報簡訊》辦得很好
抗日戰爭中,中共中央駐在陜北,雖然仍處在國民黨軍隊的封鎖中🤤,但有了相對穩定的工作生活環境😓。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在積極開展秘密情報工作的基礎上,黨的公開情報工作逐步完善、發展壯大起來。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印發毛澤東親自起草的《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明確指出🫖:“抗戰以來🫶,我黨在了解日本、了解國民黨、了解社會情況諸方面是大進一步了🫅,主觀主義、形式主義作風也減少了🤸🏽♀️👨🏿⚕️。但所了解者仍然多屬粗枝大葉的、漫畫式的🤾♂️,缺乏系統的周密的了解👵🏿,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作風並未徹底消滅。”中共中央決定自上而下成立調查研究機構✡︎🏌🏽♀️,系統開展全面的調查研究工作,“收集敵🥅、友、我三方關於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社會階級關系的各種報紙、刊物🎃、書籍,加以采錄👰🏼♂️、編輯與研究”。
隨即,中共中央成立調查研究局🕤,毛澤東任局長🫲🏼,任弼時任副局長🍓。實際上👩🏼🔬,調查研究局下設的中央情報部與中央社會部合署辦公🤗。在中共中央要求系統開展調查研究的背景下,中央社會部決定在負責情報業務工作的一室成立書報簡訊科,專門收集各種書報資料加以分析研究,並編輯印發情報資料刊物《書報簡訊》,書報簡訊科也成為我黨最早的公開情報工作部門。
書報簡訊科緊密依靠各地情報組織,想方設法開辟書報來源,打破重重封鎖,收集整理各種書報🚠。當時,來自國統區的書報主要由西安情報組織長期采購並通過秘密交通運回延安。來自淪陷區的書報由晉綏邊區情報組織派人秘密訂購,通過兩條秘密交通線向延安轉運;華北的情報組織也收集了日偽許多公開、半公開的書報🐨、雜誌。解放戰爭時期👰🏼,書報來源渠道進一步拓寬。華北和西北的情報組織通過內線關系有計劃地采購了國統區報紙20多種、雜誌30多種,並組織專門交通線及時送往延安。
書報簡訊科的公開情報工作,為黨中央提供了大量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情報,也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1944年冬,毛澤東為《書報簡訊》題詞🏚:“書報簡訊辦得很好,希望繼續努力,為黨即是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為《書報簡訊》題詞
《書報簡訊》的成功實踐,也使公開情報在黨的情報工作中確立了重要地位👨🎤。周恩來指出:我們的原則應當是公開調查研究工作和秘密情報工作密切結合🐱,互相佐證,兩者不偏廢。
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指導下𓀁,公開情報工作指導思想和一整套工作方針方法逐步形成,公開情報與秘密情報並重🥴,成為黨的情報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我黨也成為世界上最先實行此項原則者之一。
轉自保密觀